
「竹塹社區微旅行--新竹市東區之美」計畫
南區百年產業巷弄文化探討黑金町一日遊活動
【計畫宗旨】
新竹市東區區公所為提倡優質文化生活,挖掘社區審美空間,藉由社區盤點,透過社區微旅行一日遊之規劃,將具體呈現符合本地區的自然生態、產業活動、文化藝術、人力資源與地理景觀。以分享本區特有在地之美(私房景點等),結合社區力量、凝聚社區意識,點亮本區社區之美,導引提供簡約休閒之短小旅程,透過「社區微旅行」,營造清鬆、慢遊、樂活的「庶民經濟」。並結合市政府現有免費公車及You-Bike輕便交通,促進東區觀光加值產業發展,展現社區社造活力。
【景點介紹】
本旅遊路線規劃以新竹火車站後站之「新竹市轉運站」為起點,發展出五個面向觀光潛質之旅:一為黑金町與台鐵機關庫的故事之旅、二為巷弄文化飄古幽情之旅、三為百年傳統產業之旅、四為在地原味地方美食之旅、五為竹蓮寺廟宇文化之旅。
(01)前後站地下道口---105年經市府改造已有別於昔日髒亂之景緻。


(02)新竹站轉運站---105年8月成立開放,將往外縣市之乘客移至後站上下車。


(03)日據舊警察宿舍(遺址)---現由文化局列管維護中


(04)後站公園---下竹社區改造認養之後站公園,以醒目的台鐵各火車頭為圖騰地標;並首設手機充電站於公園旁。




(5)青山宮---下竹(里)社區信仰中心


(06)下竹里福德祠—下竹人依賴信守之土地公

(07)吹氣玻璃工廠(遺址)—新竹彩繪琉璃玻璃之發源地

(08)隘門腳---隘門腳即隘門所在地,它前面有一條不小的溝渠,兩根門柱像兩隻腳站立在那裡,本地人就叫隘門腳(今東南街28巷口)


(09)黑金町(台鐵機關庫) ---機關庫:建築於大正2年(1913),於民國87年拆除黑金町、隘門巷、噴黑煙、滿街巷閒暇時,大人帶小孩看火車頭的故事-------


(10)陳廚師餐廳---以在地傳統美食為主要料理


(11)泉興行---賣著「紅龜稞」和一些古早味的「糕餅」「麻老」



(12)豐發行(百年米店) ----早期輾米廠,各種米類供應,迄今近百年

(13)凸粉工廠(台新號遺址) —昔日白粉製造廠


(14)橘井藥房(磅空口) ---具有歷史之藥房(近地下道口)


(15)協成油飯-豐谷油飯----先有協成後有豐谷油飯


(16)丸竹香粉(百年香粉) ---全國僅存之傳統香粉銷售店家


(17)源珍醬油—歷史悠久之古釀醬油廠商

(18-1)石家魚丸----煮出風味之魚丸湯麵

(18-2)肉丸明----阿明調製之肉丸攤位


(19)日本厝(2樓) ---惟一保留較完好之日式木造建築物

(20)溝尾土地公---寺前里早期奉拜之福德正神


(21)福成行----濃濃早期柑仔店,經營不變。

(22)竹蓮香---供應拜拜用之供品


(23)竹蓮寺---新竹三大寺廟之一,信徒絡繹不絕,馳名中外。


(24)愛美斯食品行---供應拜拜用之供品


(25)黃氏宗祠---黃氏家族古厝(昔日子孫滿堂熱鬧非常)


(26)市定古蹟古井---竹蓮里早期賴以維生之古井供應民生用水


(27)牛車---農業時代不可或缺之運輸工具,懷舊之物

(28)小公園(後機關庫) ---竹蓮社區向台鐵爭區無償使用之居民聚首聊天小場地


(29)福記貢丸(巷內) ---竹蓮巷內販售米粉貢丸之傳統名店

(30)林家大院----早期大戶人院外佔地寬廣,現荒廢雜草之中


(31)草繩工廠(遺址) ----農業時代稻草自動編繩,自然有機且有稻香味繩子

(32)老馬--鄭家----竹蓮早期大戶之一,現已改建大樓房

(33)莊氏—愛吾廬----保存完好之三合院



「竹塹社區微旅行--新竹市東區之美」計畫
東區跟著水圳踏步走水源千甲社區一日遊活動
【計畫宗旨】
新竹市東區區公所為提倡優質文化生活,挖掘社區審美空間,藉由社區盤點,透過社區微旅行一日遊之規劃,將具體呈現符合本地區的自然生態、產業活動、文化藝術、人力資源與地理景觀。以分享本區特有在地之美(私房景點等),結合社區凝聚社區意識,點亮本區社區之美,導引提供簡約休閒之短小旅程,透過「社區微旅行」,營造清鬆、慢遊、樂活的「庶民經濟」。並結合市政府現有免費公車You-Bike輕便交通,促進東區觀光加值產業發展,展現社區社造活力。
【景點介紹】
本旅遊路線是東區保存農村鄉間惟一的景緻,北沿頭前溪,有水圳故鄉的雅稱,也是重要交通穿梭之地,縱貫線如中山高速公路、台一線、台鐵、東西線快速公路、台鐵六家內灣線等,視野瞭擴、綠意盎然,猶如置身於水岸綠草扶疏之境。
水源里舊名二十張犁,在東區水源有四多,一多水圳多、二多民間故事多、三多百年老樹(莿桐樹)多、四多三合院多。東區千甲也有四多,一多水田耕作多、二多親水公園多、三多族群多(原住民多、東南亞外勞多、客家多)、四多觀光工廠店家多(燒窯麵包店、(CSA)有機農場、植物油工廠)。
(01)石雞母的故事---據說昔日村裡經常有年輕力壯的青年死亡於此橋,經請地理師認為此橋像一隻蜈蚣會作怪,需安置母雞食蜈蚣,因此在北岸安置(石雞母);從此地方得安寧。

(02)市府列編第102號—造型最壯碩因土壤肥沃

(03)市府列編第100號—環抱小孩態式傳神旁建有土地公

(04)樹旁建有福德正神土地公—漂流香爐的故事---


(05)林家花園----以三合院為主體,院前種一畝田,讓小花小草小池伴著老樹,裝扮出整園綠意盎然意境。


(06)周家三合院---花徑不曾緣客掃 蓬門今始為君開原興路上的周氏古厝

(07) 打鞦韆的故事—靈安宮每年農曆元月4日至2月2日止;本故事據說不孕婦女打鞦韆回去就會懷孕,前來體驗打鞦韆的女性遊客,絡繹不絕。

(08)水源社區活動中心(置蛇籠工法技藝) ---古時溪河畔為鞏固河岸護坡,採自然工法(蛇籠工法),轄內耆老黃師傅藏有此技法。


(09)水源國小---民國六十六年(1977)在此建水源國民小學(校內有座生態池)

(10)市府列編第101號莿桐樹的故事---斜躺狀似母愛呵護大地子女般

(11)許家水車—(私人人工造景)

(12)千甲社區活動中心—該地區人文薈萃之所

(13)美哉!柯子湖濕地綠美化

(14)壯觀!頭前溪欄河堰—本溪源頭來自五峰尖石等匯流


(15)淨水廠---取自頭前溪沉澱泥雜即分流成民生用水與灌溉用水

(16)奇異恩典!都市原住民(CSA)有機農場概念------園內有飼養山羊


都市原住民(CSA)有機農場概念園內有飼養山羊


(17)千甲客家文物館及親子鄉村托日班—

(18)薪石窯麵包店—可燒窯披薩DIY

(19)安欣樟腦油觀光工廠----專門製造銷售植物精油產品
